8月6日云上速融,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决赛在绵阳涪城区火热开赛。来自全省的44家科创企业在此同台“打擂”,角逐创新桂冠。
\n启动仪式
\n会议室内,集聚了由行业领域教授、创业导师、投资机构代表组成的专家评委,从不同角度对各个路演项目作出客观评议和综合打分。参赛企业纷纷亮出自家创新“利器”,从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商业模式以及团队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
\n比赛现场云上速融
\n擂台之上,企业各显其能。来自绵阳涪城区的四川纵横交安科技有限公司带着基于光源同步的公路隧道智慧化运维综合方案登台。去年,他们已在此赛道获得全省第三名,今年携升级产品再战。
\n活动现场
\n“目前传统隧道机电设施和设备之间相互不关联,隧道发生交通事故后,次生灾害易频发。”四川纵横交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禹介绍,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公路隧道安全节能智慧运维平台,通过同步照明等4大核心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黑白洞和眩光视觉效应,并以5G通信、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为支撑,实现隧道机电系统智慧化运行,从而降低隧道事故及维护风险,节约能耗、提高运力。
\n大赛不仅是展示的舞台,更是与同行切磋、接受顶尖专家“把脉”的宝贵机会。刘成禹坦言,通过参加比赛,不仅获得了投资方的“橄榄枝”,评委们的专业点评,也为企业后续技术升级指明了方向。
\n签署协议
\n赛场之外,是创新动能的澎湃转化。启动仪式上,涪城区2025年“揭榜挂帅”全球揽才发榜单位与揭榜单位签署协议。这是涪城区连续第四次承办该项省级赛事决赛。连续承办大赛,为涪城带来的不仅是赛事本身的热度,更是实实在在的“创新引力”。
\n2023年大赛期间,信息技术产业初创组冠军——巴金科技全资子公司绵阳耳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被涪城优越的产业生态吸引,随即决定将声学研发及产品设计总部基地项目落户于此。从赛场“夺魁”到项目“落地”,生动演绎了“以赛引才、以赛促产”的良性循环。
\n据了解,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推动“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园”多向对接交流平台。历经十三届沉淀,四川赛区已成为汇聚创新人才、项目、技术、资本的重要平台。随着决赛结果的揭晓,一批新的创新“种子”又将从涪城赛场出发,奔向更广阔的全国舞台。
\n原标题:全省44家科创企业在绵阳同台“打擂” 一批创新“种子”将参加全国比赛云上速融
嘉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